即将出版的《李鹏「六四」日记》引起各界极大回响。中共前总书记赵紫阳的秘书鲍彤认为,有关日记将有助民众更客观、全面地了解六四真相。但支联会主席司徒华认为,日记中关于六四记载不可尽信。前八九民运领袖更指,李鹏想靠一本日记来洗脱屠夫的罪名,实在是不自量力!
鲍彤昨接受本报电话采访时表示:「中国有句老话,叫『兼听则明』,六四事件除了(当时的北京市长)陈希同这个罪犯的报告和赵紫阳留下的 36盒录音带,甚么也没有。现在李鹏有这么一个日记,讲述他了解的事实,或者他相信是事实的事实,以及他的看法,是一件好事。」对于有外界指新书有替李辩护之嫌,他说:「李鹏有权为他自己辩护,就像赵紫阳有权表达自己的观点一样。」拥护和反对屠杀两方面代表人物的回忆实录,有助后人客观、全面地判断是非,了解六四真相。
历史会记住他的嘴脸
但支联会主席司徒华认为,李鹏在日记中关于六四的记载不可信,但相信当时中共内部有矛盾是真的,「如果邓小平是真凶,他(李鹏)就是帮凶。大家看这本书时要很小心,要透过他讲的不真实的话,去看真实的真相」。
八九前学运领袖李海表示,李鹏在 21年前深夜宣布北京戒严时那副狰狞的样子,早就被钉上历史的耻辱柱,他想靠一本日记来洗脱屠夫的罪名,实在是不自量力,「他是六四的刽子手,无论他那本书以此为荣还是为耻,历史都会记住他那当时的嘴脸」!
原稿无版权页
现年 81岁的前国务院总理李鹏,近两年鲜有露面,去年六四前后更一度传出病重消息。是次《李鹏「六四」日记》突然面世,引起外界轰动。新世纪出版社创办人鲍朴也在出版〈前言〉详述出书背景。
鲍朴指,中间人递给新世纪的「原稿」是排版后的影印版,没有版权页,没有封面封底,也没有「征求意见稿」的字样。李鹏在书中〈前言〉的最后一段,明确提到,「我这本书暂定名为《关键时刻》,副名为《李鹏日记》」。
有关李鹏六四日记的存在早在 6年前已有所闻。 2003年 3月,本港《亚洲周刊》曾以封面故事报道,指李写了近 30万字的六四日记及书稿,并发送给中央政治局委员征求意见,希望中央批准出版。但胡温政府明确答复他,此书暂不公开出版为妥。但也有北京消息指,日记的书稿实际上在早年已流出,到有关方面今年才出版,疑另有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