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谷歌vs微软 策略不同结果又如何呢?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外媒:谷歌vs微软 策略不同结果又如何呢?
【西方媒体看中国】 第575集-谷歌vs微软 策略不同结果又如何呢?  Real Player格式Windows Media Player格式加入自由串听听众来信
推荐给朋友节目长度:11分13秒 下载mp3

同样是来自美国的互联网巨头,同样将中国市场划入了公司发展战略版图,面对中共政府对网络自由的封锁,谷歌宣布,除非能够提供不经过滤的搜索服务,将准备退出中国市场,而微软则表示不会放弃中国市场。两家公司都坚持认为自己为中国人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但究竟哪一条路能中国人带来真正的福音呢?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法律教授钱德尔(Anupam Chander)近日在《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撰文,分析了谷歌和微软两种策略的前景以及政府封锁互联网的后果。

他说,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谷歌撤出中国市场并不意味着放弃对中国网民的服务。谷歌完全能够继续提供中文搜索服务——尽管是在中国境外。当然,谷歌可能很难找到一个愿意为中共政府所憎恶的内容提供中转的亚洲邻国。尽管许多政府热切地盼望谷歌能够在自己的国家落地,但他们可能更担心此举会影响与北京政府的关系。从逻辑上分析,印度可能是唯一能承担这一角色的国家,印度长久以来就不理会中共对西藏的立场,而坚持接纳达赖喇嘛和流亡藏民。

但是境外服务面临两个主要障碍。第一,如果信息要经过无数的计算机和网络中转,就不可避免地存在后滞问题。第二,中共政府很可能通过各种手段拦截来自谷歌的信息,或者是将信息阻挡在中国境外,或者是要求境内互联网服务提供商阻止用户进入谷歌网站。用谷歌的话来说,这些都会导致“糟糕的用户体验”。

如果中共政府阻止民众与谷歌的联系,真正受到损失的就是中国民众。尽管百度可能成为搜索中国信息的不错选择,但谷歌已经被公认为世界知识的“图书管理员”。上周一个新闻博客贴出了一名工程学专业学生对失去“谷歌学者”(Google Scholar)服务的担忧,这名女生一直通过这个工具搜索相关的学术论文。

那么微软的留守策略具有怎样的前景呢?钱德尔说,微软留守中国市场,其搜索引擎“必应”(Bing)将获得更多市场份额,公司营利自不必说,中国消费者也能够获得充份的世界各地的信息。但是,微软提供的仍然是打了折扣的信息——不涉及任何令中共政府不悦的政治和精神话题。更让人担忧的是,使用微软服务的民运人士很可能在某天发现中共当局已窃取了他们的帐户——以及持相同政见人士的联系方式。最近已有报告披露好几家在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公司发现自己的计算机系统遭到黑客系统攻击。

和微软不同的是,雅虎上周宣布支持谷歌的立场。确实如此,去年一年,美国的多数互联网企业以实际行动支持境外人士揭露他们遭受的压制和迫害。自从去年夏天伊朗发生民众起义之后,Twitter公司特意调整了系统更新时间,将系统更新安排在德黑兰时间的凌晨一点半——尽管这将给美国用户带来不便,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在太平洋时间的下午两点到三点之间无法使用系统。

当时,Twitter公司完全知道它的伊朗用户正在利用这个平台传播镇压的消息,并表达抗议,所以公司并不愿意切断这个信息流。与此同时,谷歌和Facebook也迅速地铺开波斯语服务,以帮助更多伊朗用户能够使用公司的信息传播平台。

钱德尔说,如果西方互联网公司结成统一战线共同抵制中国“强大的防火墙”,那么也许这堵墙早就被逾越了。毕竟封锁全球互联网通道对中共政府将是一个几乎无法支付的代价。

接下来,钱德尔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澄清了一些关于互联网的问题。他问到,政府可以关闭互联网吗?答案是,自从YouTube网站播放了2007年佛教徒抗议缅甸政府的录像之后,缅甸政府封锁了全国的互联网。2009年当中国新疆发生穆斯林冲突之后,政府也切断了互联网通道,对外宣称是制止民族暴乱。

接下来的一些问答是这样的:为什么封锁互联网很重要?因为政府担心真相大白,就会想方设法阻止民众之间,以及国内民众与海外的交流。封锁互联网能行得通吗?行不通。一旦互联网成为全国经济的核心,政府根本就不可能对其完全封锁。

真相能够被传播吗?如果政府禁止记者报导事件,普通公民就可以利用Twitter这样的网站向世界发布消息。还可以通过手机发送短消息,或者让人们到YouTube网站看上传的视频。

为什么互联网很重要?即使政府不希望任何人知道真相,通过Twitter这样的网站世界就能够知道发生的一切。当然有的时候事实和故事之间很难区分。训练有素的记者当然是不可或缺的,但是当他们不能尽职的时候,普通公民就需要承担起这一职责。

所有的人都能利用互联网传播真相吗?是的。当前苏联共和国摩尔多瓦(Moldova)的国有电视台例行播放舞蹈节目而不是直播民众抗议时,人们就利用Twitter告诉其他市民正在发生的一切。

谷歌事件的发生,不仅暴露了中共强迫西方公司背弃自由理念配合网络审查,而且将中共通过有组织的黑客入侵盗取西方社会敏感战略信息的事实,大白于天下。那么国际投资人对此有何反应呢?我们来看一下最近澳洲的一个相关市场调研,或许能够为我们带来启迪。

市场研究机构Investor Pulse最近对澳洲投资者的一项调查显示:81%的受访投资者认为“在澳中经济关系的发展中,人权应该发挥作用”。调查还发现,力拓胡士泰被捕一案和最近谷歌宣称要退出中国这两个事件的影响非常的突出,分别使25%和30%的投资者转变了对中国的态度。调查结果给出一个不容置疑的结论是:澳洲的投资者认为中国投资有问题。

《悉尼晨锋报》对此作了报导,报导说,澳大利亚一直依靠外国资本。事实上,历届政府都努力提供税务优惠,以吸引海外投资。是什么让澳洲人觉得中国有什么不同?大多数外国投资是私人企业,其主要动机是利润,而中国的投资是由政府控制 —— 一个不容忍异议的共产主义政权。

报导披露,近 40%的人认为中国公司典型的“都受政府的影响”,因此对“澳洲的国家利益”构成潜在的威胁。另有42%的人认为,中国公司已经占有太多,澳洲不应该出售资产来还债。只有19%的人相信中国“只是贸易伙伴”。

文章认为,这些最注重投资的澳洲公民所反映出来的这些调查结果,足以困扰中国的企业和政策制定者。无论如何,中国在澳洲的形象就是一个不公平的市场玩家。

中国的形象问题还延伸到宏观经济中的货币挂钩政策,31%的投资者认为澳洲应当把中国人为压低人民币汇率作为对澳大利亚“保护自己产业”的理由。更有甚者,40%的投资者认为,我们早就应该保护自己的制造商了。

澳大利亚需要一个前瞻性的与中国经济交往的基本框架,其中包括对外国投资审查委员会程序的根本改革、人权对话和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设置。这种设置才能为中国公司提供一个明确的规则和一个明确的信息,以保持投资者的支持。

各位听众朋友,今天的西方媒体看中国节目就到这里了。这期节目由西文和思明为您制作的。
听众来信

责任编辑: zhongkang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10/0207/157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