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房市投资客开始抛售 杭州突刮退房风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中国经济 > 正文
北京房市投资客开始抛售 杭州突刮退房风
作者:
  第一财经日报1月15日讯 在中央接连出台政策调控楼市之际,一份针对500名投资客的小型调研显示,八成投资客认为房价已触顶,六成的投资客准备高位套现。

  国家发改委网站昨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12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7.8%,涨幅比上月扩大2.1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5%,涨幅比上月扩大0.3个百分点。而根据统计,2009年12月份的房价涨幅也创年内新高。

  楼市成交持续萎缩

  根据上述统计数据,2009年12月新建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的城市有69个,涨幅居前的包括:广州19.9%、深圳14.3%、海口13.4%和北京13.2%等。

  对于北京来说,不但去年12月份新房房价同比涨幅排名靠前,更是以4.5%的环比涨幅排名70个大中城市中的第一位。

  目前,国家统计局尚未公布去年12月份的商品房成交情况,因此还无法判断在愈加高涨的房价面前,市场需求是否遭到了挤压。去年前11个月,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7520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了53.0%。

  不过,进入2010年后,随着楼市调控政策的密集出台,已经开始对市场的预期产生了极大影响,一些重点城市的楼市成交量开始持续萎缩。

  据美联物业北京市场研究部统计,在1月5日到11日的这一周里,北京一手住宅的成交延续了几周以来的下滑态势。当期一手住宅累计成交套数为2416套,与上周的2730套相比减少了314套,降幅为11.50%。

  这已是北京一手住宅成交量的连续四周下滑,而1月5日到11日北京二手住宅成交也再度下滑,累计成交套数由上周的4433套直降至本周的2535 套,环比降幅高达42.82%。二手住宅市场的成交已连续三周下调,当市场进入2010年,成交更是以每周50%左右的降速向下调整。

  对于全国市场而言,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预测,2010年1月份市场需求将明显减弱,成交量经过理性回调后,在缺乏利好消息支持下,交易量将保持一段时间的低位水平,不排除一季度楼市出现“牛皮市”行情,即楼市进入有价无市的拉锯状态。

  投资客开始抛售

  投机性需求被认为是2009年房价暴涨的主要推手,而在多项政策出台后,这种态势今年可能会发生转变。

  中央政府已经要求,在继续支持居民首次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需求的同时,进一步严格二套房信贷政策:贷款首付款比例不得低于40%,贷款利率严格按照风险定价。

  投机资金的嗅觉向来灵敏,政策上一旦出现风吹草动,迅速反映到了市场之中。

  美联物业的研究报告显示,2009年12月份,投资者开始锁定利润目标,加速抛售住宅物业,进行高位套现。“尤其是对于一些大投资者,他们对市场调控的信号反应异常敏感,在二手房营业税征收年限由2年改为5年后,非普通住宅的供应量明显增多。”

  以北京为例,美联物业北京市场研究部研究发现,投资客抛售早在2009年10月份就开始了,到了2009年11月份更加明显,而抛售房源一般集中在前期房价已经暴涨的区域。

  在2009年12月中旬,美联物业北京市场研究部对北京500名手中有超过5套房产的投资客户进行回访时发现,这些投资客中有82%的人认为房价已经触顶,更有62%的人将部分前期已经暴涨的房源挂牌交易。

  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在内的媒体采访时,第一太平戴维斯北京研究及顾问咨询部高级经理王琼预测,在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出台的背景下,许多投资者将持谨慎观望态度,2010年初投机性住宅购买者将减少。

  第一财经日报1月15日讯 在昨天杭州的透明售房网中,截至17时30分,二手房成交20套(不含自住),解除合同58套,在此之前的1月4日也出现了一个退房小高峰,杭州透明售房网显示,这一天有43套购房合同解除。

  2009年12月,一系列政策出台。包括国务院9日“营业税优惠政策”调整、14日“国四条”出台、17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再度出手打击开发商囤地。

  更值得关注的是,杭州市刚刚出台了楼市的“18条新政”,在这些政策之后,上述合同解除现象的出现很有深意。

  四分之一合同出现解约现象

  二手房解除合同的现象近期也大量增加,来自杭州透明售房网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11月份,杭州市区二手房交易累计合同解除套数为1300多套,而同月的交易累计签约套数为5700多套,退房数占到成交套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去年12月份的数据同样惊人,杭州市区二手房交易累计合同解除套数为1089套,而同月的交易累计签约套数为4902套,退房数占到成交套数的22%。

  如果把数据进一步放大看,杭州市房产信息网资料显示,其中一周(1月6日~1月12日)内共出现了33个商品房解除合同案例,单周33套也创下了杭州最近几个月以来退房数量之最。

  “杭州是从去年11月份开始公布退房数据的,尽管在此之前没有同比,今年楼市早春并不火爆,所以这个数据肯定是比较惊人的。”浙江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品牌总监荆海燕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

  从杭州市房产信息网现实的退房记录来看,滨江区的云厦连园项目一周内共有5套房子解除购房合同,滨江区退房的还有风尚蓝湾2套、中兴和园2套、中海钱塘山水1套、金龙大厦1套,还有多套写字楼;另外位于江干区的九堡板块的风林公寓解除3套房源,其原购买人为一家投资公司,绿城丽江公寓解除合同2套,大家多立方、悦麒美寓等楼盘各有1套房源解除合同。

  除此之外,西城美墅、太和广场、金基晓庐等几个早已售罄的楼盘也分别出现了退房记录,下沙大盘世茂滨江花园本周也有1套房源解除合同。

  “这些解除合同的楼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都是在闲林、余杭、滨江等地方,并不是出现在城区。”荆海燕表示。另外,这些房源大多是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

  多数人对后市不看好

  此前,杭州楼市一路狂飙,几乎每个楼盘都是一房难求,排队、摇号,然后一扫而空。盛况在去年11月份开始戛然而止。随着市场上商品房的预订量、成交量的下跌,退房数量迅速上升。

  更有意思的是,在之前“24条新政”优惠到期后,杭州楼市迅速变脸,杭州透明售房网统计,元旦3天,主城区成交量分别为10套、9套和12套(截至 3日15时);预订量分别为0套、0套和107套(其中84套为将于本周开盘的一楼盘的预留房源)。而上月,该市仅二手房日均成交量就达到了163.4 套。

  “我手上就有一个客户,是在去年12月份谈好的合同,也签订了合同,但是没有能排上12月的队伍,到今年1月份办的时候发现税费调整了,里面有2万多块的差价。”荆海燕表示,这种本身就是赶末班车的,当时价格也是匆忙谈的,为了2万多的差价,双方迅速谈崩了。

  当然,退房者中也有一些是有猫腻的,钱江新城的一个楼盘,有几个业主同时退订,有意思的是,这几个业主都是该楼盘所属开发商的员工。这似乎属于老问题,在几年前,这个开发公司就发生过同样的问题,还被网友人肉搜索过。

  更多的是一些投资者,“之前买了滨江的一套房子,89平方米三房,当时看杭州的税费要取消了,想想一手房影响不是很大,就在1月初签了合同,后来看楼市政策在收紧,想想滨江的升值潜力还没有那么大。”投资者陈小姐就退房了,和二手房不同的是,一手房的退房稍微麻烦一点,一手房大部分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已经交了部分订金,“想想,100多万的投资还是不要砸在手上。”

责任编辑: 沈波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10/0117/155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