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工作秘密‘会成为网络流行语吗?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动态 > 正文
‘这是工作秘密‘会成为网络流行语吗?

核心提示:这句话能经典地表现出眼下以“机密、秘密”为借口拒绝政务公开的现状。连“如何部署整治黑车”都成了秘密……



在周老虎、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被和谐……之后,“这是工作秘密”会成为新的网络流行语吗?


如果是,考虑到今后它也许会成为工具书要收录的一个新词语,阿岔以为那我们就应该记住它的出处、发明者、相关背景等,以免今后为发明权归属再惹麻烦。


发明者为上海市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刘建强。时间是2009年9月16日,地点为上海新闻综合台——16日22时,该台《新闻夜线》节目播出对闵行区交通行政执法大队大队长刘建强的采访时,这句话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之中,接着很快成为网络名言。(京华时报9-18)


刘建华先生这句话原本是回答记者提问的——因为一位年收入近20万的张军在网上发帖称因好心让一名声称胃疼的路人搭便车而遭遇“放钓执法”(被扣车并罚款 1万元),刘先生到《新闻夜线》“回应”;当记者问“当天(张军称遭遇“放钓执法”的9月8日——阿岔注)如何部署工作整治黑车”时,刘建强说出了这句可能注定要轰动天下的“名言”——这是工作秘密。


“放钓执法”是这句名言的“关键”因子,那么,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


关于“放钓执法”。张军的说法是——9月8日下午1点左右,他驾福特私家车在路口等红灯时,一名白衣男子过来敲他的车门。白衣男子说胃痛,因打不到车,请求带他一程去医院,还拿出10元钱当车费。张军先是拒绝,但看到对方“痛得弯下腰”,心软了,就让他上了车。不料,车开出不远,白衣男子在车停下时突然拔走车钥匙,七八名身穿制服的人随即出现,把张军从车上拖下来,反扣他的双手,卡住他的脖子,将他塞进了一辆面包车,并拿走了驾驶证和行驶证。“在面包车上,‘制服人员’拿出一份《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调查处理通知书》,填写我的车牌,让我签字,理由是‘非法营运’”。张军说,“制服人员”告诉他,交钱才能拿回车。张军想打电话报警,电话被抢走。张军要求“制服人员”亮明身份,“制服人员”称是闵行区城市交通行政执法大队队员,只有一人出示了工作证,却将姓名一栏遮住。在面包车上交涉半小时后,张军被勒令下车,而他的福特被“制服人员”开走。张军说“他当时看到有人在旁边拍摄,他相信执法队员卡他脖子等情节都被拍下来了。(京华时报)”


张军说,事后他打电话到闵行区交通执法大队投诉,对方问他为什么要让不认识的人坐车,他说那人说自己胃疼得厉害,对方质问:“他胃疼关你什么事?”


14日,按照行政执法大队的处罚流程,张军被“强制性要求”放弃陈诉和申辩的权利。交1万元罚款,领回车。(重庆晚报9-18)


按刘建华的说法,张军所说与事实“截然相反”——他到电视台亮相就是要表明这种观点的。可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却对“谁抢了张军的车钥匙”——先说“车钥匙,这个不能谈”,后改称“我们也不知道谁拿走了车钥匙”,最后又说“车钥匙一直在张先生手里”,他们“经过说服”之后,张先生交出了车钥匙。对“执法过程的录像”——不便提供。对那个被怀疑为“倒钩”的搭车人的信息——不愿意提供。最后,自然就是对“当天如何部署整治黑车”的绝妙回应——这是工作秘密 ——了。


刘建华的这句话会成为继“周老虎、俯卧撑、躲猫猫、打酱油、被和谐……”之后又一个网络流行语吗?我看会。理由如下。


一、这句话能经典地表现出眼下以“机密、秘密”为借口拒绝政务公开的现状。连“如何部署整治黑车”都成了秘密,那政府机构还有什么东西可以和可能向社会公开呢?国家机密现在走到“工作秘密”,自然堪称经典,值得流行起来。


二、这句话能让我们记住在有些人眼里,我们是没有知情权的。


三、这句话能让大家明白,滑稽和幽默不是艺术家的专利,中国的公务员有时是很有创造性“天赋”的演员。


有了这三点,它能不流行吗?

责任编辑: 沈波  来源:阿岔的博客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09/0921/144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