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澳大利亚商业评论周刊》(BRW)近期推出专刊介绍其国内顶级富豪,揭示出很多有趣的信息。比如这个澳洲首富个人财产高达94亿澳元(澳元和美元基本上等值,兑换人民币7不到),而1984年前200个最富有的澳洲人的财产总共才有72亿澳元,不由得让人感慨这个世道在哪里都一样,就是富人越富!这个澳洲最富有200人排行榜的入门级别是2亿澳元,而平均个人财富为7亿澳元。另外还有一些更加有趣的信息,比如在悉尼,这些富豪的平均一顿晚餐大约为570澳元(合人民币大约4000元),他们雇的保姆的日费用是220澳元,而理一次发的费用大约是320澳元(合人民币大约2000元),生活真是目眩神迷呀!
不过还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细节,那就是这些富豪们都年龄太大了,基本上是没有多少时间来享受这些纸醉金迷的生活了。根据本次排行榜的数据,他们的平均年龄是62.9岁,也就是说在登上这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之后,他们在世上也只有大约20年的时光了,你们就是再怎么折腾,你还能怎么着呢?实际上,很多这些老人在到了这个年龄之后,娱乐已经不是最主要的了,可能考虑更多的是如何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
可能大家对于中国的情况更加感兴趣,我手头有一份胡润2007年中国100富豪榜的情况(注意澳洲是200人排行榜),通过比较得出的结论会更加有趣。在这份排行榜上中国首富的个人财富高达1300亿元,大约是澳洲首富的2.1倍。中国百人富豪榜的最低指标是70亿元,是澳洲排名第100个人财富(4亿澳元)的2.7倍。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中国富豪所掌握的财富无论是在最高值还是平均值上都远远超过了澳洲同行!
中国改革开放才仅仅30年的时间,就在财富积累上赶超资本主义发展有200年历史的澳洲同行了。当然澳洲仅仅是一个高度发达的中等资本主义国家,我手头没有英美的数据,不过我估计超英赶美应该不是梦想,或者已经达到了!
让我们在回到本文的题目上来,我不得不得出一个结论:中国的富豪实在是太聪明了!在这么短的时间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他们应该被国外同行所羡慕和嫉妒!如果不是“聪明”,那怎么解释这个现象呢?
另外,更重要的一点,我们的富豪都年轻哪!根据胡润排行榜的数据,中国百大富豪的平均年龄是47.3岁,远远低于澳洲的62.9岁的平均值。而且,一年比一年年轻,这不,2006年时平均年龄是47.7岁!
是不是因为澳洲的情况比较特殊而导致二者无法直接比较呢?我手头有一个福布斯世界十大富豪排行榜(当然最好也是百大富豪榜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去搜集比较),这十个世界最富有的人的平均年龄是63.7岁,看来,中国富豪们的确是很年轻呀!
那些西方的富豪们虽然有钱,可是因为他们年龄太大了,基本上已经有心无力了,而我们中国的富豪们则更加年轻有为,生活享受起来应该不可想象了!而且,据我个人的经历,中国娱乐设施无论在数量、质量、品种花色上都是远远超过国外的!大家不要以为国外就是花天酒地,那是大错特错的,澳洲,还有美国更有可能,是一个清教徒似的国家,很多外国人到中国来都是极为震惊的!为什么呢?除了文化的原因,中国这些极其“聪明”而且非常年轻的顶级富豪的大量存在也是一个原因!
有些跑题了,本文的话题是“中国的富豪是世界上最聪明的”。除了根据表面现象进行推论外,让我再来举一个例子。当然,这是一个“没能成为顶级富豪的失败的案例”。不过,大家可能想象,如果它成功了,我们也就无从知道他们具体操作的细节了,更多的是“游唱诗人关于他们的伟大传说”(借用电影《贝奥武夫》的一句台词,当然,在时下中国,有远比游唱诗人更威力无比的东西)。
2007年国内《财经》杂志披露了一个案例,说山东鲁能集团竟然悄悄完成了私有化,而国资委竟然不知情(这是一个公开的事情,斑竹可以自己在网上搜)。这家山东第一大企业总资产高达700多亿元,竟然被某一个(些)神秘的人士以净资产的价格买走了,注意:是以净资产的价格。这说明什么问题呢?因为国内A股电力行业平均市净率(股价与每股净资产的比值)大约是2.24倍,也就是如果这家私有化后的新鲁能上市,价值马上翻番。就因为这样,所以资产估值很少用净资产这个指标,更多的比较用净现金流折现或者乘数比较法(比如市净率等),如果有一些增值性资产可以考虑实物期权法,但无论哪一种方法在大多数情况下结果都会远远高于净资产。另外一个问题:这个神秘买家如何筹措几十亿的钱呢?实际上很多金融机构都乐于提供“过桥贷款”,因为他们知道其后即使不上市,用公司的现金流偿还也是绰绰有余(《财经》杂志披露收购700多亿资产仅用30多亿的价格),这是一个绝对的“看涨期权(call option)”,但如果你买了看涨期权,如果资产价格最后跌了,你还有可能损失一个期权费,但现在这个情况基本上是毫无风险。当然,最后这起案例被披露了,于是就夭折了,最后山东电力集团又给买了回来,但还要付溢价。据公告称,原私有化价格为74.07亿元,买回价格为83.22亿元,这个神秘买家“一不小心”赚了9.15.亿元,一年的收益率为12.4%。如果按照《财经》杂志的数据,则这个神秘买家“一不小心”赚了50多亿元,一年的收益率为167%。当然,如果你的资产原值仅有100元,你就是赚200%也没有多少,但人家是几十个亿的“资本金”,情况就大大不一样了!
这说明什么呢?据说美国最聪明的人都经商了,经商中最聪明的人都去华尔街了,华尔街最聪明的人都在搞金融工程了。全世界那么多聪明的头脑用无数复杂的数学模型来分析金融市场,但即使发现一点点可以套利的机会也是很难的,原因是一方面很多人都在虎视眈眈的看着,另外一方面金融市场也有其局限性,几乎所有的金融工具在市场信心崩溃时都基本上作用不大。全球对冲基金指数Global Macro在过去15年的平均收益率也仅有16.98%,这已经是最高的,但伴随的风险也很大,收益标准差也高达8.4%。美国联邦政府因财政实力强大,金融市场一般将其发行的债券收益率定义为无风险收益率,30年的美国国债收益率也不超过5个百分点。而我们的上述那个“神秘买家”,即使是在“失败”的情况下也“表现非常不错”,绩效好于所有金融市场上的投资(用调整风险后的指标去衡量),而且是无风险的(我们听说过后续的调查结果吗?)。我们可以说,这位“潜在的富豪”打败了世界上所有的最聪明的金融工程师,他不就是最“聪明”的吗?当然,我不能用这个例子来说明上榜的富豪们也都这么“聪明”,要小心他们告我诽谤!
最后一点,在福布斯世界十大富豪榜上有一个年龄只有40岁的新锐富豪,他来自俄罗斯。我想大家可以理解,在苏联解体后叶利钦当政期间,在原国有资产私有化过程中俄国迅速造就了一大批“既年轻又有为”的富豪们!不过最近这些富豪们很多却做鸟兽散,或者身陷囹圄,或者流亡海外,这一切都是因为俄国选举产生新总统普京,而普京却与前任不同,对寡头们严厉打击!不知道这个年轻的俄国富豪未来会是如何?(水草于2008年6月20日星期五)
注:谢谢大家关心我的文章,但注意到有批评意见,我提醒这些网友请准确理解我的意思!
============================
网民评论: 发表于 2008-6-21 12:00
不过就是席卷了本属于全体人民的国有资产吧!
聪明吗? 黑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