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五毛党、望屏猿 * 阿波罗新闻网
评论 > 存照 > 正文
名词解释:五毛党、望屏猿

 

 

网络评论员(现被网民叫做‘望屏猿’),即网评员或网民所指的五毛党和五美分党,是中国大陆特有的一种职称,指受中国当局雇佣或指导,以网络发表评论为全职或兼职的人员,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职业。通常他们以普通网人的身份,发表尽可能对中国官方有利的评论,来试图达到影响网络舆论的目的。

起源
在中国大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南京大学官方BBS──南京大学BBS上。南京大学校方在关闭小百合BBS,开设南京大学BBS之后,指令学生会干部及一部分热心上进人士为“网评员”,“纳入学校勤工助学体系,根据每月的考评结果发给适当的勤工助学补助”。这些网评员的主要职责是,“南京大学电子论坛通过发帖发布正面信息,跟帖回应抵制消除负面信息,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同时对校内外网站上有关学校的重要信息及时上报学校网络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随后各个学校纷纷招聘网络评论员。[3]

随之,中国江苏省宿迁市、浙江省台州市等省市也开始聘请网评员。由他们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引导“正确导向”,普及“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合肥市也招聘了网络评论员[4]。

2006年1月上海市互联网舆论宣传领导小组办公室和东方新闻网站联合评选了2005年度优秀网络评论员,其中包括上海社科院人口所的胡苏云、经济所雷新军、研究生部宋元霞、张震四位同志。

在中共辖区之外的华语网络论坛上有更多的不利中共的言论和报道。由于那些地区不受中共控制,中共无法删贴,于是派遣网评员成为中共唯一的应付手段。这些网评员中一部分是从中共辖区内上境外论坛发帖的受雇者,还有更多的是被中共雇用的当地华人、华侨、尤其是生活费拮据的中国留学生,据估计,他们发网评的工资以所在国的货币结帐,所以又被戏称为五美分党。[来源请求]

有人猜测,网评员是一个较大的人群,在各省市都有。国内相关论坛聊天室的版主或聊管在问及是否有这群体时,有肯定回答的,但大多拒绝回答。


职责
网络评论员的主要职责是[5]:主动介入BBS和一些网站的交互式栏目(论坛、贴吧、说吧、留言板等),在网上就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参与评论,主动导贴、积极跟帖、适时结帖。特别是在发生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要及时引导网上舆论,维护“正面”的评论、“正面”的声音,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负面”影响,维护学校和社会稳定。


招聘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的招聘意见可知[6],各高校网络评论员主要从高校共产党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网络中心、招生就业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和教学系院等单位工作的干部和部分学生干部中选任。网络评论员应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拥护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共产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能较好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或学生教育管理经验;了解掌握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熟悉高等教育政策和本校的基本情况;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热心服务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熟悉网络基本操作技术,了解网络传播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网络语言,知识面广,有较强的文字功底。


任务
网络评论员一般要根据发帖量进行考核,并予以奖励。例如,根据湖南大学网络评论员队伍管理意见[7]可知,该学校网络评论员的季度工作任务为

1、加强正面宣传。配合学校的重大部署和重点工作,在BBS上发表专稿、特稿,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着重宣传学校在努力实现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国内一流大学”目标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原则上网评员每人每季度发布正面宣传评论稿件不少于1篇。

2、及时批驳“不实”言论。网评员要对BBS上严重影响学校形象的言论撰写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稿件,用“事实”说话,后发制人。原则上网评员每人每季度发布正面评论引导文章至少2篇。

3、引导论坛舆论。网评员要坚持堵疏结合的工作方针,经常登陆影响较大的校园BBS,如湖大BBS,网大校园论坛,爱晚红枫──湖大论坛,望麓自卑BBS等,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针对师生关心的热点、焦点,与其进行平等交流,吸引学生点击和跟贴,帮助师生了解事实“真相”,“提高”师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网评员每人每月发布正面引导帖子不得少于20条。

4、网评员要围绕学校的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及时上网了解信息,做好正面引导,压缩“谣言”传播空间,调控舆论,掌握主动。


脚注
^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303页“信息网络管理是一个新的领域,没有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信息网络知识,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工作是很难做好的。一定要把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工作摆到战略位置,采取多方面措施加紧推进。”


^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

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info14085.htm “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 参见 河南科技学院关于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的通知

http://www2.hist.edu.cn/news/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15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4〕17号) 精神及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要求,牢牢把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为全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研究决定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 “1、主动介入校园BBS和校外一些网站的交互式栏目(论坛、贴吧、说吧、留言板等),在网上就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参与评论,主动导贴、积极跟帖、适时结帖。2、对于突发事件,要及时引导网上舆论,维护正面的评论、正面的声音,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负面影响,维护学校稳定。”


^ 参见合肥市委宣传部网站 http://swxcb.hefei.gov.cn/ContentDir/200710/9142935447.shtml “要强化队伍素质。充分发挥省会人才优势,以省属有关部门专家为主,建立外宣重大项目策划队伍、外宣稿件写作队伍、网络评论员队伍,积极以招标、委托等形式开展工作等。市属媒体探索建立市属媒体专职外宣机构和人员。市直各单位和各县区、开发区组织专兼职的对外宣传人员。外宣办要加强对外宣队伍的建设和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对外宣传的本领。要在政治上、工作上和生活上关心爱护外宣干部,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增强他们做好外宣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对外宣传队伍。”


^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政〔2007〕405号 http://dx.haut.edu.cn/teach/200706191351.htm


^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4〕17号)精神,牢牢把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为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现就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http://dx.haut.edu.cn/teach/200706191351.htm
^ 参见 http://bbs.hnu.cn/archive/index.php/t-4029.html

(以上资料来自维基百科)

***********************

百度百科上的解释

五毛的官方称呼是“网络评论员”。在现在明星演艺人员都要有上岗证才能演出的环境下,这些“网络评论员”也肯定都经过考核后持证上岗的。
  
  但为什么又叫五毛呢?
  
  要说那原因,第一是他们并不持证上岗,而是冒充群众网民,注册不同马甲,专门发布网民称之为“混淆真相,一味为政府唱赞歌,弯曲舆论导向”的活动。
  
  但他们为什么要丢弃官称“网络评论员”不用,而非要冒充普通网民呢?这是有原因的。
  
  第一,凡是贪官污吏,那都绝对是网络上的“弱势群体”。第二,那些欺压小摊小贩的城管、草菅人命的公安和法官,也是网上“弱势群体”。第三,不知从何时开始,掌管舆论导向的各级宣传部门,可能因为“真话实话好话与老百姓讲讲心里话讲的太多讲的太久”了,也早就不但在网上,就是在大街上,都成了“弱势群体”了。
  
  说到这里,我们似乎可以猜出,为什么有些人要千方百计封锁网络,和下决心去控制舆论了?
  
  由于网评员的使命是专为政权唱赞歌,负责“引导”网民“热爱党热爱广大领导干部”,那自然和历来的宣传部门差不多是同样的职能,而且实际上也可能就是一条线领导的。
  
  由于宣传部门是网上的“弱势群体”,这样以来“网评员”也成了“网上弱势群体”。说白了就是会遭到网民们的一致看不起,甚至吐唾沫都是有可能的。
  
  显然,这种情况下“网评员”发帖子,广大网民们还没看就先来个“蔑视三分”,那么“引导网民热爱党热爱政府热爱官员热爱城管”的效果肯定不好。而且既持 “网评员”牌子上岗,就代表党代表政府。那么有些话就不能乱说了。例如“戈尔巴乔夫因为苏联解体后悔一个月没吃饭”呀,“齐奥塞斯库是美帝特务暗杀罗马尼亚人民日夜思念他”呀之类的帖子就不能发,因为人们会追问文章内容的真实性。
  
  由于有这么多的“不方便”,于是这些“网评员”们便不“挂牌上岗”,干脆一不做二不休,干起了偷偷摸摸的勾当。
  
  用广大网民的话讲就是“造谣、污蔑、起哄、误导网民”。
  
  于是象《美国F22与歼八相撞绝对没有优势》、《伊拉克人民日夜怀念萨达姆》出来了,《联合国秘书长说民主国家人民都盼望独裁统治》也出来了。
  
  五毛们的忠于主子和“敬业精神”可以说是一流的,这可能归功于他们的“多劳多得”的分配方式。这种分配方式由于不是大锅饭,所以五毛们的“聪明才智”充分发挥出来了。例如他们竟能做到在当今几乎人人唾弃独裁专制而崇尚民主自由之大环境下,让广大网民对专制独裁产生热爱,并对民主产生厌恶:真乃当今一大奇迹也。而这一奇迹的创造,五毛们功莫大焉。
  
  五毛们也有一些秘诀,他们也经常召开研讨会什么的。大概也制定了一些什么“五毛工作准则”之类,这些局外人可能就不得而知了。
  
  但局外人也可以看出五毛们忽悠网民的大致手段。这些手段包括:一定要伪装成普通群众,并不是五毛。如果一旦暴露出五毛的迹象,那么自己的马甲就不值钱了。还有的,就是好的五毛要对网民、对群众、对大众,要冷酷无情,要厌恶他们,恨他们,而对上司机关,要无限热爱无限感激,只有爱的很恨的深,灵魂深处才会爆发出智慧,才能忽悠得了网民。
  
  你以为五毛是什么样的人都能担当的?不是的。
  
  最好的五毛,必须要有驱赶成千上万甚至还包括自己亲父母和亲姐妹在内的人进入毒气室的狠毒之心,才能写出那些“妙文”的。
  
  当今的一些大学,是不是在努力培养此类人物?而且已经见了功效?有一个迹象似乎是极明确的:有下岗工人无法生活自杀了大学生不“闹事”,而一旦饭菜涨了点价马上就“闹事”了:大学生们现在是极端关心自己而极端不关心社会不关心人民。
  
  可能将来的五毛会更多,可能还是受过高等教育呢。
  
  现在家中有大学生和将会有大学生的父母们可要注意了:你们的孩子将来可能不会失业,他们也许会成为五毛这种“光荣职业”的。
  
  既然有些五毛是人民的子弟,我们难道不应“理解”他们么?
外部链接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icyu3vmjgcad.cloudfront.net/2008/0512/86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