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大陆物价稳定难度很大 高层已经失去信心 * 阿波罗新闻网
新闻 > 军政 > 正文
保持大陆物价稳定难度很大 高层已经失去信心

去年中国大陆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较2006年上涨4.8%。对此,中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25日表示,在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中国企业经营成本上升,以及国内投资成长过快、信用贷款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尚未完全解决的情况下,保持大陆物价稳定的难度很大。

  发改委的上述表态或许说明,高层对控制物价上涨缺乏信心。中共政府此前发布一大批价格管制规定,以抑制通货膨胀。但这些规定带着老式中央计划的意味,实际效果并不明显。

  根据发改委网站消息,这名负责人说,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要将防止经济成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物价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当作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他表示,要控制中国整体物价水平上涨过快,必须从供需两方面采取措施,包括加强、改善宏观调控;大力扶持农业生产;努力保障市场供应;稳定政府定价和政府指导价;启动临时物价干预措施;加强物价行政执法,以及妥善安排低收入户的生活。

  这名负责人说,今年要防止中国大陆出现明显通货膨胀既有有利条件,也有不利因素。有利条件包括:中共中央、中共国务院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中共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将进一步显现;中国的物质基础雄厚;中国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落实,以及中国物价不合理上涨的情况将减少。

  至于不利因素包括: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上涨;国内需求旺盛;中国企业生产成本增加;个别商品供需矛盾的缓解需要经过一个过程,以及去年中国大陆的物价上涨主要在下半年,对今年的滞后影响达3.5%个百分点。

******************************

华尔街日报 中共政府稳定物价任务艰巨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Reform Commission)周五称,中共政府在稳定物价方面任务艰巨,但将在2008年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应对通货膨胀。

  发改委网站周五发布的公告指出,中国所面临的通货膨胀压力主要来自国内粮食和其他商品供应的短缺以及全球油价的大幅上涨。

  中国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2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较上年同期上升6.5% ,2007年全年升幅为4.8%,创出1996年上升8.3%以来的最高年度升幅。

  发改委表示,在部分价格显著上涨的情况消失前,将继续进行价格行政干预,控制各种商品的价格,其中包括冻结成品油、天然气和电力的价格。

  分析师认为,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周二为防止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而紧急减息75个基点之后,中国在收紧货币政策上面临的难度增加。

  不过发改委此份公告谈到,为应对通货膨胀,中国今年将继续实施从紧货币政策,并努力减缓贸易顺差的增长。这表明尽管Fed减息,但中国的政策方向没有发生改变。

  但是,中国的货币政策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经济学家王涛在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中国国内经济中持续的通货膨胀压力及过剩流动性要求政府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但在全球利率水平不断下降的情况下,加息越多就会吸引更多的资金流入国内市场,从而将削弱紧缩政策应有的效果。

  中国国家统计局(National Statistics Bureau)局长谢伏瞻周四表示,中国的内部经济问题将是政策制定者作出决策前首先考虑的因素。

  发改委指出,由于中国经济仍面临过热风险,中共政府还将继续抑制固定资产投资的过快增长,并严格控制货币和信贷供应。

  公告称,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国内市场流动性过剩以及贸易顺差规模过大都是引发通货膨胀的因素

责任编辑: 郑浩中   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並保持完整。

本文网址:https://d3lxuwvwo1hamd.cloudfront.net/2008/0128/72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