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2014冬奥会举办地黑海之滨城市索契。照片=美联社/NEWSIS
1999年12月31日,当时的俄罗斯总统鲍里斯-叶利钦提前离任,普京总理成为代总统时最常出现的疑问就是“普京是谁”。就像他的绰号“黑匣子”(神秘人物)一样,8年多时间已经过去的今天仍有很多人提出这个疑问。
普京专家、莫斯科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研究员丽莉娅-谢夫索娃(女)在美国外交双月刊《对外政策》(Foreign Policy)1、2月刊上登载了题为《重新审视普京》的文章,她在文章中提出了自己对几个问题的见解。
◆“普京不是万能的,不可能永久统治”
普京是万能的吗?普京创造了俄罗斯今天的经济奇迹吗?他想永久统治吗?
对于这些问题,谢夫索娃断然回答“否”。她认为,集中在一个人身上的权力必将产生反抗势力,因此不可能是万能的。
她从这个角度预测说,普京虽然建立了独裁政权,但独裁政权不会走得太远。因为,有70%的俄罗斯国民希望达到像西方那样的生活水平并希望生活在民主主义体制下。
对于“普京创造了经济奇迹”的见解,谢夫索娃持否定态度。她提出事实根据称,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出口占总出口63%的俄罗斯在经济多元化方面是失败的,而且也没能控制住通货膨胀,因此只能冻结食品价格。
◆“普京的反美情绪强烈,但国民对美持友好态度”
谢夫索娃表示,“普京的俄罗斯”带有反美倾向的说法对错参半。因为,克里姆林宫(总统府)虽然积极推行反美运动,但约有一半的俄罗斯国民对美国持友好态度。对美友好度甚至高于法国(39%)和德国(37%)。谢夫索娃指出,普京为使长期掌权正当化而将美国连任4届总统的弗兰克林-罗斯福推崇为英雄的做法很“荒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