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影片中由于这位特工英勇的反间谍活动成功地歼灭了企图在朝鲜内部开设第二战线的韩国特工部队。影片取材于朝鲜战争中的真实事件,“36号”的原型为义勇军出身的李伯谦。
现在朝鲜保卫部(情报部门)图书室的影音室里还存放着题为《伟大领袖的战士李伯谦》的传记影片。
李伯谦的故乡是江华岛。朝鲜军队占领首尔时他年龄在22岁左右。当时身为南朝鲜劳动党党员的李伯谦在人民军占领首尔后积极地投身到搜捕反动分子(与韩国国军合作过的人)的行动中。
人民军在江华岛和仁川一带搜捕、审判和处决为数众多的所谓“反动”的过程中他始终站在了最前头。得益于这一功劳,年纪轻轻的他当上了江华岛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朝鲜军队侵入南半部后利用南朝鲜劳动党和知识分子及配合自己的人员们组织了领导小组,并且由他们担任各人民委员会的要职)。
仁川登陆作战开始,人民军队撤退时,李伯谦编入到义勇军加入到后撤的队伍之中。具有大学学历的他在人民军中担任通讯兵和无线电兵。
江华岛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出身的朝鲜人民军无线电兵,这些经历给他带来功勋和光荣的同时也成为他一辈子只能徘徊在闲职的原罪。
击溃国军第二战线的功勋人物
影片中,1951年左右展现停滞在停战线附近时,南北双方都展开了扰乱敌后方的作战。正如朝鲜通过韩国后方游击队活动扰乱后方,韩国也制定了将特工部队潜入到朝鲜扰乱后方的计划。
脱北者们看到的李伯谦“手记”中他的英勇表现超乎想象。
据手记中记载,当时国军组织了负责黄海道和江原道的第一支队、负责平壤及其周边的第二支队、负责咸镜南道咸兴的第三支队、负责咸镜南道甲山一带的第四支队等四支特工部队。
1951年夏天,韩国方面将第三支队检阅官和第四支队无线电兵等4名特工人员投入到咸兴周边海区。但是他们刚刚登陆就全部被朝鲜自卫队逮捕。
朝鲜以这些俘虏们的供述为基础,成功地将人民军假扮的检阅官和无线电兵打入到特工部队总部。当时假扮的无线电兵就是李伯谦。
朝鲜军队打入到敌人内部的假检阅官出色地完成任务,将在咸兴一带活动的第三支队成功地歼灭。李伯谦假扮成无线电兵潜入的第四支队没过几天也一个山洞中集合时全部被朝鲜军逮捕。
空投到甲山一带的第十支队有40多名人员。他们隐蔽在甲山端川一带树林中,负责袭击和破坏朝鲜的主要机关和人民军补给线的任务。
朝鲜方面在逮捕第四支队后依旧让李伯谦发送虚假电报,谎称部队还在开展成功的作战。接到虚假电报的韩国军队几次向甲山一带空投大规模的援助物资。
李伯谦1951年转移到两江道白岩一带打入到在当地活动的韩国特工小分队(12名),并发去电报为今后的活动要求增派人员。结果李伯谦所属的小分队和新近补充的数十名特工队员们在空投点全部被捕。
影片《36号的报告》结尾是空投的特工队员全部被捕的场景。在战争期间通过李伯谦逮捕的韩国特工部队人员就有100多人。
战后逮捕策划逃跑的国军战俘
李伯谦的活跃并没有就此结束。战争结束后李伯谦受到朝鲜保卫部的指令潜入到当时扣押韩国国军战俘的金策钢厂。朝鲜知道1956年为止在金策钢厂羁押了没有送还的国军战俘。
李伯谦潜入到国军战俘之中,与他们一起生活,从事着在战俘中搜捕叛乱分子的活动。1955年李伯谦向当局揭发了正在策划集体逃跑的国军战俘120余名。这些人被全部处死。
此后在1956年,国军战俘们分散到朝鲜的矿山和煤矿后,他也随着国军战俘潜入到咸镜北道清津市的成进钢厂。在那里他也搜捕出由工厂青年人组织的反政府组织成员30余名。
1960年李伯谦卓越的功劳得到上级的肯定。年仅30多岁的他升任两江道保卫部反间谍科科长一职。
但是他的“仕途”没能维持多久。
60年代末,肃清南朝鲜劳动党党员的运动开始后,李伯谦也被逐出保卫部,安排到两江道人民委员会副委员长。但是他因为不具备经济知识和业务经验而一再被贬职,到了70年代初他担任两江道人民委员会科长、指导员。
最终60岁的李伯谦在90年代初从两江道人民委员会指导员这一形式上的职位以“功劳保障”的名义退休。抓获数百名间谍和反动分子,按理应该百分之百荣获“共和国英雄”殊荣,但是朝鲜只是给他颁发了几枚勋章而已。
两江道党委员会先后两次将李伯谦推荐为“祖国统一奖”候选人,但是因为其南朝鲜劳动党的出身身份,没能受到金日成和金正日的认可。
“苦难行军”时期为了营生而采挖松鼠洞
退休后他住在“奖励公寓”(国家向特殊有功人员提供的住房,位于惠山市惠明洞两江道党委员会对面)。他膝下有一儿一女。女儿毕业于教员大学。但是儿子没能进入大学。
就算是国家认可的有功人员,只要是南朝鲜劳动党出身的子女们在前途和婚姻等方面都要受到诸多限制。他们可以担任行政机关干部,但是无法担任党、法律、保卫部等核心权利要职。
因为父亲是南朝鲜劳动党出身,李伯谦的子女们都只能和普通的工人结婚。
90年代中后期,所谓的“苦难行军”对于退伍老兵们来讲格外残忍和艰难。国家特别供应的粮食和“4号供给”(国家向干部和国家有功人员提供的油、香烟、肉类、糕点等)突然中断让毫无准备的人们措手不及。
据悉李伯谦甚至无法得到子女们的帮助。尤其是李伯谦的儿子是经常出入保安署拘留所的小偷。
李伯谦为了生存不得已卖掉国家提供的功与,搬迁到惠山市燕峰洞的简陋房屋。其实多亏卖掉了公寓,他才能在“苦难行军”中活下来。
到了秋天,李伯谦和关系好的退伍老兵们一起到燕峰山周边采挖农田和石墙下的松树和老鼠洞。据说挖出一个鼠洞可以得到老鼠们储备的10公斤左右栗子、榛子、粮食等。
曾经传出退伍老兵们采挖鼠洞苟且偷生的消息后,道党委员会还专门开会研究提供粮食援助的方案。但是那也不过是一时的举动。
据脱北者们讲,李伯谦现在还居住在惠山市燕峰洞一处破旧的房屋里。已经80高龄的他还要在燕峰山开垦土地耕作谋生。2002年开始国家向退伍老兵们提供了少量的配给粮食,但是远远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