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金正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作为管理亲信和笼络党政军实权人物的手段使用的“秘密酒会”应该是其父金日成在解放后到1948年间为说服和拉拢当时朝鲜国内主要政客而使用的“餐厅政治”之翻版。
1991年8月,解放后曾驻扎在平壤实施军政的前苏联第25军司令部(司令员奇斯查科夫)政治委员格里搞里•科诺维茨•梅克勒在节后《中央日报》特别采访组采访时首次披露了此事。
当时身为苏联远东军政治军官的他在斯大林政府的指示下授衔中校军衔于1945年9月初紧急派遣到平壤,直到1946年9月初为期一年在苏联第25军政治司令部负责了管理朝鲜国内主要政治领导人的任务。
梅克勒表示:“(金日成)具有出色的政治领导能力和计谋。”“年纪轻轻的人每当有重要政治悬案时都把主要认识们邀请到餐厅,在祥和的氛围里解决了问题。”
“金正日成的这种‘餐厅政治’对于曹晚植、金镕范、吴淇燮等20世纪40年代朝鲜共产党系统领导人门来讲是无法想象的思路。”
“金日程不具备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政策、党组织等的学识。”但是“具有出色的政治领导能力和计谋。”
他说,当时金日成对曹晚植给予了作为民族领导人的最高礼遇,在规劝其创立朝鲜民主党时也多达数十次找到家里,礼敬有佳地与其商讨建国问题等。
但是他还说:“金日成只是表面上尊重大前辈曹晚植,没有外人时经常说应该除掉‘反动老头’曹晚植。”“金日成的这种双重态度缘于他在无法忽略人民中威望极高的曹晚植的情况下,及时地觉察到苏联军队要拉拢曹晚植并且已经得到斯大林同意的动态。”
金正日的“秘密酒会”是从他被指定为继承人的1970年代初开始的。这种聚会并非单纯的享乐,而是为了笼络人际关系的重要政治活动。我们很多时候认为这种就会是所谓“开心组”演出助兴的聚会,但是事实上这种活动是金正日用人术的重要一环。
参加这种聚会的人中很多是“副部长级”的原因也正在于金正日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极力想要将自己的心腹安插到党内主要职位。这些事实曾由1982年逃亡到韩国,1997年被朝鲜特工杀害的李翰荣1996年打破沉默出版的《大同江皇家,隐居首尔14年》一书中披露。
金日称是否讲授给金正日“利用酒和女人助兴调动人”的用人术,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利用美酒佳人主刑的酒席或聚会扩大自己的政治基础可谓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金日成生前也曾对周围的人讲过“用人的本事(金正日)更胜一筹。”
不知道正在筹划三代世袭的金正日是否也给自己的儿子讲授利用“美酒佳人”的用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