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委名单发代表预选 保送「团派」「太子党」上位 中央游说「箍票」 |
中共十七大主席团昨天举行了第二次会议,决定将十七届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和中纪委委员候选人预备人选建议名单提交各代表团酝酿,意味注目的中委选举即将开始。为了确保中共中央推荐的候选人能顺利当选,主席团将利用这两天时间,在各个代表团做预选的工作,请代表圈选,若结果与中央预期有差距,还可用馀下的一两天做游说功夫,避免出现主要预定人选落选的尴尬局面。 据熟悉中共政治运作的消息人士指出,胡锦涛执掌大权后,起用了不少在80年代中曾跟随他在共青团中央工作的官员,出任省市或中央机关的一把手,官场称为「团派」干部,而为了平息俗称为「太子党」的高干子弟的不满,胡锦涛也要安排一些重要位置给他们。 候补中委亦可获重用 但是,根据历届党代表大会投票选中央委员的经验,「团派」和「太子党」候选人一般得票不高,有一些不够票当中央委员,只能成为候补中委,候补中委的排名是按得票高低而定。过去不乏党中央重用人物在候补中委名单上排名甚后的例子,如十五大上的习*近*平、邓朴方,十六大上的陈元、令计划等。 工农基层代表较「听话」 事实上,今届基层工人农民等非干部的党代表确实较多,这些没有当官经验的党代表对中共的派系政治较不敏感,选举投票时纪律性反而较高,基本上中央推荐谁就选谁,是保送「团派」和「太子党」上垒的重要保障,主席团会因应各省各区的预选结果,再针对性地做「箍票」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