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物价上涨席卷中国大陆
中共六部委19日深夜下令冻结部分物价,并责令相关部门,密切监督物价波动,这是中共政府到目前为止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使出的最激烈手段。有评论称,这项命令突显在下个月十七大前,维持物价稳定的决心。不过,据央行的民调显示,预期第四季度物价“上升”的居民人数占比,比上季度上升11.1个百分点,达到61.3%的历史新高。
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日前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切实做好今年中秋、国庆期间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并强调今年年内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政府调价措施。
新颁布的命令明订所有公订物价,从即日起冻结,它没有明确指出针对的货品项目,大陆汽油和电价都属公订,食品大部分由市场自订。命令要求地方政府密切监督猪肉和其它食品价格的波动。上个月,中国消费物价比去年同期涨了6.5%,通膨创了十一年来新高。
通知说,近几个月来,猪肉、食用植物油等副食品价格上涨较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偏高,对群众生活影响较大。做好中秋、国庆“两节”期间市场供应和价格稳定工作,直接关系到发展、改革和稳定的大局,关系到为党的“十七大”顺利召开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各地区、各部门务必精心组织,确保“两节”期间市场商品供应。各地对粮油、猪肉、禽蛋、水产品、月饼等重要商品的生产量、消费量、库存量等要做到心中有数,组织好相关商品的采购和调运,增加节日期间重要商品的市场投放,确保人民群众生活必需品的供应。
通知强调,今年内原则上不再出台新的政府调价措施。凡属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的商品和服务价格,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严禁越权定价或擅自提价。属于地方政府管理权限内的价格,因特殊原因确需提高的,要报经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
不过,据中国人民银行8月中下旬在全国五十个大、中、小城市进行的城镇储户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对当前物价快速上涨反应强烈,当期物价满意指数比上季度大幅下挫22.5个百分点,创单季历史最大跌幅,同时,六成多居民判断物价继续上涨。
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0000份。调查结果还显示,认为物价“令人满意”的居民占比仅为3.5%,比上季度和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9和7.5个百分点,并创历史新低。而认为“物价过高,难以接受”的居民占比则逐季攀升,从一季度的25.9%,到二季度的29.5%,再升至本季度的47.1%。
居民对下季度物价预期仍不乐观,六成多居民判断物价继续上涨。预期第四季度物价“上升”的居民人数占比,比上季度上升11.1个百分点,达到61.3%的历史新高。
近期大陆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出现明显上涨,社会各方面普遍关注,已成为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突出问题。中国高层显然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国务院8月13日晚曾为此发出国发明电〔2007〕1号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进一步落实促进生猪等副食品生产供应的各项政策措施,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
今年人代会期间,温家宝到北京市调查食用油价格上涨问题。5月26日和8月2日,温家宝先后又到陕西和北京视察生猪生产、猪肉供应和市场物价工作。温家宝在5月底面临全面性猪肉短缺就出面喊话说,“让城里人,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吃得起肉”。温家宝还警告说,如果解决不好,就会影响到社会稳定。7月30日,国务院发出《关于促进生猪生产发展稳定市场供应的意见》;7月31日,国务院召开全国“菜篮子”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进行具体部署;8月13日,国务院发出《关于切实落实政策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的紧急通知》;此前,5月2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做好猪肉等副食品生产供应保持市场稳定工作的通知》。
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召开会议,落实国务院的各项部署,综合采取措施扶持生猪生产、稳定市场供应、加强市场监管、查处价格违法行为、安定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六部门并决定联合组成13个督导组,赴全国26个省区市检查督导各地落实保证市场供应、维护副食品价格稳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