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第二波省委书记换届,刚刚燃起战火,已展现与第一波「本质」不同的特点。第一波基本上是就地连任,辽宁李克强、江苏李源潮都是原地不动。但第二波才开了个头,就是大执位,浙江习*近*平空降上海,山东张高丽调任天津,天津张立昌调国务院管东北,青海赵乐际调陕西,陕西李建国调山东,北京的副书记强卫调青海。
北京的王岐山可能调广东顶替张德江的位置,原上海副书记王安顺本来就是国务院的人,这次调任北京副书记,据说就是准备接王岐山的市长位置。而广东的张德江和湖北的俞正声都是政治局委员,能否更上层楼上调中央,也就看这一锤子买卖了。重庆的汪洋,从中央下调任地方官才两年,能否「回锅」国务院,也是处於一个节骨眼上。总而言之,十/七大.前的这次地方省委书记换届,为胡温曾提供了一次大洗牌的机会。
强化中央权力
「谁去监督省委第一把手?」这个问题,在陈良宇案件爆发前,北京学界就已提出。陈良宇案爆发后,他们更认为在目前的政治体制下,省委书记的权力过大,不受约束,是目前许多中共高官中箭下马的原因。温总在最近多次讲话中都提到高官权力约束力不够的问题。不过,胡温曾进行的这一波「诸侯大执位」,意义将不止於一般的反腐败,而是尠意「削藩」,强化胡温曾的中央权力。
海外相当多舆论将十/七大.前的这些人事,仅看作是胡总所为,顶多也加上温总,将曾庆红排除在外,这种观察显然是失准的。曾庆红主管中共的组织人事工作,又是中共十/七大.组织筹备小组的主管,不可置身度外。如果十/七大.之后曾庆红转任全国政协主席,并不再分管组织人事工作,不再兼任中央党校校长,那就另当别论。事实上,在习*近*平空降上海这些关键位置关键人事的安排,处处凸显曾庆红的影子。周一的文章已说过,不再赘言。
由习*近*平出任上海书记,打破了江泽民、朱?基之后「沪人治沪」的习惯,对於化解「上海帮」的意义是长远的。这一点,大家一般都能看到。
化解「天津帮」
但是,张高丽接替张立昌,化解「天津帮」,则注意的不多。原上海市长戴相龙调任天津市长,已经是掺了「沙子」,如今再来一个张高丽,天津的党政第一把手便皆由「外乡人」做了。过去,天津也长期是「津人治津」,尤其是李瑞环任中共政治局常委后,天津就是「李家班」。现在,想不到出身广东的张高丽又转战津门。顺带说一句,过去广东干部很难上京,也很难在中原大地混,但张高丽不但搞出个亮丽的山东,还出任天津直辖市的第一把手,实属难得。相信,温家宝在此发挥了影响力。温总是天津人,特别关心环勃海经济圈的建设,山东也属这个经济圈,张高丽将深圳的经验带到山东,搞得出色,所以温总也看上了他。
值得一提的是,胡温曾搞的「大执位」比较顺利,诸侯就算心中有意见也不能说,也必须服从。自毛泽东邓小平搞八大军区司令对调之后,对调、交流、执位已成了中共官场的「潜规则」。不过,诸侯屁股坐哪方土地,就要为哪方土地说话,则又是另一条「潜规则」。上海人对於习*近*平,说「不熟悉,但欢迎」。习一到上海,就说上海要坚持发展,还说要学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江泽民文选》。最近还说要学好《江泽民文选》的只有曾庆红、李长春,胡温都没有提,习*近*平这样说,可看到他和曾庆红的关系,也说明他要和上海干部搞好关系,不然他在上海怎样立足、怎样玩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