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汇报》报道,大陆著名反腐研究专家、中央党校教授林哲日前指出,从2006年内地反腐败的特点看,对党内高级干部行为监督乏力存在着体制性缺陷。
专家预期,2007年,中央定会在高层官员的行为制约和日常监督方面有所加强,而在重大问题的决策方面,加强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实行责任追究制度,防止和杜绝“第一把手”一人就能决定巨额资金的流向及对重大问题“拍板”的权力。
未来一年,中央对官员亲属、子女的经商行为,将会进一步加强监管,哪些行业可以参与,哪些领域需要避开,应会有细则出台。
林哲指出,公布上海社保基金案的查处结果会成为2007年之初中共廉政建设的一件大事,在内地亦会引发专家学者以及反腐败专职人员的反思。她预料,政府2007年一定会进一步加强各种基金在使用过程中的监控管理,如基金的建立、保管,而对资金流向亦会实行专人专项管理。
尽管中央对上海社保基金案的查处结果公布如何,目前尚未可知,但她预期,该案公布的结果定会促进中国的廉政建设。至于涉案官员是受党纪还是国法惩处,将视其所犯错误或罪行轻重而定。
回顾2006年中国的廉政建设,中央反腐败成果显著,中纪委工作得力,先后查处了京津沪高层干部队伍中的问题,查处级别愈来愈高。
事实上,从2006年的廉政建设来看,首先是中央反腐态度坚决,行动快速。如,上海社保基金案一出,中央便派调查组一百多人进驻上海衡山马勒别墅饭店,就这起事件展开调查。不久中央政治局作出决定:对陈良宇的问题立案检查,免去陈良宇上海市委书记、常委、委员职务,停止其担任的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中纪委的调查和中央的反应不可谓不迅速,这再次显示了执政党反腐败的坚定决心和力度。
此外,2006年在专门领域加强了反腐败的力度,如反商业贿赂、反房地产业中的官商勾结、反基金挪用等,由此牵出一系列大案要案。
与此同时,中央对地方官员监督的垂直控制力加大。如,最新任命的全国十省市纪委书记不是由本地产生或由副书记兼任,而是由外地调入,这一省部级纪委书记由中央提名或委派的制度设计完善了纪检监督系统,它与近年建立的其它两种制度(即中央派驻机构统一管理制和巡视制)的结合,有利于减少监督部门的监督活动受当地组织限制或干扰的情况,保证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和监督的力度。